因释其耒而守株因释其耒而守株的:于是放下农具去守着那个树桩
因:于是
释:放下
扩展资料守株待兔
【出自】:《韩非子·五蠹》(chu)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
【示例】: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,岂是~之辈。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十四回
【语法】:连动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原文:宋人有耕者。田中有株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因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。兔不可复得,而身为宋国笑。今欲以先王之政,治当世之民,皆守株之类也。 ——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
译文:宋国有个农民,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。一天,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,扭断了脖子死了。于是,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,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。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,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。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,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!
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。田中有株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因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。兔不可复得,而身为宋国笑。今欲以先王之政,治当世之民,皆守株之类也。 ——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,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。一天,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,扭断了脖子死了。于是,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,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。野兔不可能再次得到的,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。现在的国君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,这都是在犯和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! 译文英语翻译 During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, many people lived on farming. One day, a farmer found that a hare bumped against a stump and died because it ran so quickly that it did not see the stump. That a hare bumped into the sump was less likely to happen again. However, the farm chose to sit near the stump, waiting for another hare, instead of farming to make a living. Eventually, the farmer starred to death. 注释 耕:耕田种地。 耕者:指农民。 株:树木被砍伐后,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。 触:撞到。 走:跑。 折:折断。 因:于是,就。 释:放,放下。 耒(lěi):古代耕田用的农具,形状像木叉,就是犁耙。 冀:希望。 复:又,再。 得:得到。 为:被,表被动。 而身为宋国笑: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。 身:自己。 为:被。 政:政策。 治:管理。 以:用。 欲:想要。 身:自己。 者:……的人。 几个“而”的意思: (1)折颈而死:表示承接。 (2)因释其耒而守株:表示承接。 (3)而身为宋国笑:表示转折。 特殊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——省略句 而身为宋国笑——被动句、省略句
释指释放,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。原文:宋人有耕田者。田中有株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因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。兔不可复得,而身为宋国笑。出自《韩非子》白话文释义:从前宋国有个农民,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。一天,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,扭断了脖子而死。从此,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,天天等在树桩旁,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。当然,兔子是没等到,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。扩展资料:蕴含道理由此故事演变出一个成语“守株待兔”,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,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。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,既讽刺了懒汉思想,也批判了经验主义。还告诉我们,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,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,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,是不会成功的,全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,只能用新的方法解决,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到事实的变化。